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务员能否拥有宅基地?
释义
    公务员一般情况下不能申请宅基地,因为他们通常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土地管理法》,农村村民每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宅基地面积不能超过规定标准。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包括现住房需搬迁重建、子女需要另立门户、外地迁入农户无住房、集体招聘技术人员要求在当地落户、离休、退休干部职工以及因原宅基地存在隐患等。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
    法律分析
    一、公务员可以有宅基地吗
    目前,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农家子弟考上公务员后转正前,必须做一道艰难的选择题:是要户口还是要工作?要工作的话,就要把户口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迁出,也就是以前的非农户口。
    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说:当公务员,户口必须要非农。但是,从道理上,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这种做法: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公务员占着了。
    农户与非农户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吃不吃商品粮),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非农户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权和使用权。
    既然,公务员一般情况下都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那么,结论就很简单了:公务员一般不能申请宅基地。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二、农村宅基地的申请条件
    申请农村宅基地的条件:
    农村居民每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农村居民申请宅基地首先必须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现在住房影响乡(镇)村建设规划,需要搬迁重建的;
    农村村民户除身边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确需另立门户而已有的宅基地低于分户标准的;
    经主管部门批准,由外地迁入的农户无住房的;
    集体组织招聘的技术人员要求在当地落户且户口已迁入的;
    离休、退休、退职的干部职工,复退军人和华侨、侨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证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无宅基地的;
    因原宅基地存在地址滑坡、泥石流隐患的。
    结语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宅基地的申请条件是农村居民必须是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并符合一定条件。对于公务员来说,一般情况下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此一般不能申请宅基地。农村宅基地的分配是为了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但是,个别情况下,如住房需要搬迁重建、子女需另立门户等,公务员也有可能符合申请条件。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公务员是否可以申请宅基地还需根据当地法规和政策进行具体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第一节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八十一条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认为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已经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涉及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条 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费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退回所收取的钱款;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0: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