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领养孩子是否具有继承遗产权利? |
释义 | 领养的孩子有权利继承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产按照一定顺序继承,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领养孩子需要满足条件,如无自己的子女、有抚养能力、无禁止收养的疾病等。收养人和被收养人需双方自愿,且收养关系不得随意解除。如果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或侵害养子女合法权益,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无论是亲生子女还是领养子女,在遗产继承上享有相同的权利。 法律分析 一、领养的孩子有权利继承遗产吗? 领养的孩子有权利继承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领养孩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无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一名的限制。 (五)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收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六)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七)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另需注意的是,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事实上,领养孩子的条件就要求收养人名下没有子女,在收养了孩子以后,也不能随便遗弃或虐待孩子,因此,在遗产继承的这件事情上,营养的子女跟亲生子女都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孩子是领养来的就没有继承权。 结语 领养的孩子有权利继承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产继承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领养的孩子被视为养子女,享有与亲生子女相同的继承权。领养孩子的条件包括无子女、具备抚养能力、身体健康等。同时,领养人在收养前后都有责任保护和抚养孩子,不得解除收养关系或虐待孩子。因此,无论是亲生子女还是领养子女,在遗产继承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