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假离婚逃避债务构成诈骗罪吗,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
释义 | 一、假离婚逃避债务构成诈骗罪吗 夫妻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属于民事纠纷,不会构成诈骗罪。而债权人可以申请撤销逃避债务行为或者追回配偶为被执行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作为申请执行人的自然人离婚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分割给其配偶,该配偶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无偿处分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第五百三十九条【不合理价格交易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通过假离婚逃避债务的,一般不会构成诈骗罪。 而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追回债务人配偶为被执行人等方式,实现自己的债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