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假离婚逃避债务是否可行
释义
    夫妻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假离婚逃避债务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共同偿还,财产不足时由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清偿。假离婚行为具有不真实、恶意串通、违法违约等特征,无法得到法律承认。人民法院应依法将原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共同债务。
    法律分析
    不可行的。按照《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规定,夫妻离婚时对夫妻共同债务分担的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因此,假离婚逃避债务的并不会对债权人发生效率约束力。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债务人通过假离婚分割财产的手段逃避债务、规避法律的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的范畴。因为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意思表示不真实;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3、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这种民事行为从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它是不附条件地当然无效。所以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债务案件时,不能承认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应当依法将债务人原来的夫妻共同的财产清偿共同债务。
    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清偿】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结语
    根据《民法典》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的规定,离婚时对夫妻共同债务分担的约定不能对抗债权人。因此,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行为并不会对债权人产生法律约束力。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如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归各自所有,也需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进行清偿。因此,假离婚行为无效,法院应依法将债务人原来的夫妻共同财产用于清偿共同债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二章 借款合同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