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独立请求权是什么?的标题 |
释义 |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在已经进行的诉讼中,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利,但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诉讼的人。他们参与诉讼支持一方主张,提供证据、进行辩论,但不能提出新的证据。他们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但不是完整的当事人,有诉讼权利义务。在一审中,他们无权对管辖提出异议、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但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分析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对于已经进行的诉讼,就其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利,但是案件处理的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自行参加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当事一方进行诉讼的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特征: ①参加诉讼的根据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所谓“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涉及的法律关系,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另一个法律关系有牵连。而在后一个法律关系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对前一个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直接影响。在原告、被告进行诉讼的法律关系中,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义务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直接责任虽应由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但造成这种损失的原因,则是源于无独立请求权力第三人的过错。如果法院判决一方当事人败诉,承担某种法律责任或履行某种义务,该当事人有权请求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赔偿损失或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法院判决该当事人胜诉,他也就在法律上维护了自己的某种权利。 ②对原告,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由于案件处理结果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可能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涉及到他的合法权益。因此,他总是参加到当事人一方进行诉讼,在诉讼中总是支持参加一方的主张,为他所支持的一方提供证据、进行辩论。所谓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一般是指对本诉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实体权利,不能以实体权利人的资格提出新的证据。 ③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当事人,他即不是原告,又不是被告,是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参加诉讼的独特的当事人,有其独立诉讼地位。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得实施与参加人地位和参加目的相悖的诉讼行为,如不得申请撤回诉讼或被诉讼请求;不得提起反诉,不得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不得在被参加一方反对的情况下申请调解,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但该第三人在第一审中无权对管辖提出异义,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 结语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进行的诉讼,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利,但是案件处理的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参加诉讼的人。他们参加诉讼的根据是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他们在诉讼中总是支持一方的主张,提供证据、进行辩论,但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虽然他们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当事人。在诉讼中,他们有诉讼权利义务,对判决不服的,有权提起上诉。然而,他们在一审中无权对管辖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