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合同补签与倒签的法律责任差异
释义
    劳动合同的“补签”与“倒签”后果的区别。倒签合同存在举证难,劳动者难以获得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补签合同则可主张未签期间的双倍工资,但要注意工资标准与实际情况一致。建议劳资双方倒签合同,包含已履行的劳动关系期间,并避免高于实际工资标准的约定。倒签合同不符合内控制度和管理要求,存在法律和经营风险,应尽量避免。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补签”与“倒签”的后果的区别
    “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往往拿不到用人单位未按期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举证难的问题。并且,如果“倒签”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就符合民法关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就是有效的。
    “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按《劳动合同法》主张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因为“补签”劳动合同时,签订日期肯定比劳动合同中注明的开始日期晚,就能充分说明自用工之日起至签订劳动合同之日期间是未签劳动合同的,当这期间未超过主张双倍工资的时效时,劳动者就可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针对补签、倒签劳动合同的操作问题,特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1、劳资双方均将劳动合同签字日期倒签。
    2、倒签的劳动合同期间包含已经履行的事实劳动关系期间。
    3、倒签时,要特别注意劳动合同中的条款与内容是否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已经履行的情况一致。如果补签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高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实际的工资标准,可能遭遇员工主张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问题。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当事人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实施相关合作事项,并未因倒签合同给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损害,但倒签合同不仅与目前企业内控制度中关于风险防范的目标相悖,也不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同时还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管理风险,在实践中应当控制和避免倒签合同。
    结语
    补签与倒签劳动合同的后果有所不同。在倒签劳动合同情况下,劳动者可能无法获得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因为举证难度较大。然而,如果倒签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并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那么它是有效的。相比之下,补签劳动合同则允许劳动者主张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为了避免风险,建议在倒签或补签劳动合同时,双方应注意合同条款与实际履行的一致性,并遵循诚实守信原则。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倒签合同可能没有造成损害,但为了符合企业内控制度和管理要求,以及避免法律和经营管理风险,应尽量避免倒签合同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七条 【过渡性条款】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八条 【施行时间】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