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结伴垂钓落水同伴拒不救助担责吗 |
释义 | 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主要看其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其行为是否违法及是否造成损害结果、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同伴对溺死者的溺死没有责任。简单的说,就是同伴没有造成他被溺死的危险。如果他被溺死是由于同伴的行为造成,比如打闹中溺死之类,那么同伴就必须承担责任。 在逃期间见义勇为救助落水儿童行为人是否构成立功 根据《刑法》第68条规定的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况的行为。 立功主要是检举、揭发他人的行为,是法定的从轻情节。 在押期间的立功表现是法定的从轻情节,可以减刑,但逃亡中的见义勇为行为在量刑时是否可以作为减轻刑罚的标准,目前国内法律和司法解释都无此方面的明文规定,因此,不会认定为立功。 但是,见义勇为可视为悔罪的表现,也是一种态度的证明,可作为酌定从轻情节予以考虑。 同伴强奸他人不阻止会被判刑处罚吗 如果两个以上行为人以共同故意实施其他犯罪的,同伴强奸他人不阻止,如果当事人没有实施强奸行为的,不构成强奸行为的共同犯罪,但有可能构成窝藏、包庇罪,会被判刑处罚。如果两个以上行为人共同故意强奸他人的,刑法理论认为一人既遂,全体既遂,此时仍成立强奸罪的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知道同伴强奸不阻止构成共同犯罪吗 知道同伴实施强奸行为不阻止的,如果当事人没有实施强奸行为的,不构成强奸行为的共同犯罪,但有可能构成窝藏、包庇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什么是海难救助 1、海难救助,又称海上救助。从广义上讲,救助人在任何水域对遇险的船舶、货物、人命等的救助都构成海难救助,但是,由于对人的救助是国际法规定的义务,在不严重危及船舶和船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任何船舶都有救助人命的义务,救助人命不产生救助报酬请求权,只是在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的同时救助了人命,人命救助人才有权分享救助报酬中的合理份额。 2、海难救助是海商法中一项古老而特有的法律制度。公元前9世纪的《罗得法》中就有支付救助报酬的类似规定。确立海难救助制度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对遇险的船舶及其财产进行救助。 海难救助最初始于纯救助,以后发展成合同救助。在各种合同格式中,最为典型、应用最广的是英国劳合社的劳式标志救助合同格式,我国海事仲载委员会也制订了类似的救助合同格式。除去纯救助和合同救助外,在传统海商法中,还有一种按救助人所使用的设备、人力和时间计付报酬的救助方式,称为雇佣救助或实际费用救助,但现代海商法已将其划归海上服务项目之中。 3、法律依据 我国《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一条海难救助适用于“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的救助。 拒不执行罪能判缓刑吗 可以处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而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决缓刑处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该内容由 闫璨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