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职了还拿员工身份证报税 |
释义 | 这是不合理的行为。 离职了还拿员工身份证报税是不合理的行为。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告其侵权或者去税务局举报。先向税务部门举报,以离职员工名义申报个所税,虚增人工成本,造成利润减少,有偷税嫌疑,无法申请的补贴不能要求赔偿。 偷税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就是指已取得应税收入,应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人,不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并经税务机关通知,仍拒不申报的行为; 2、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就是指行为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低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等; 3、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逃税的领导者、帮助者,或者是逃税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则法定代表人要担责。如果未参与或不知情的,则没有责任。公司逃税法人是否有责任,要看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四十三条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其中的会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百零三条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63条:如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作为申报材料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属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可以处以偷税数额50%以上到五倍以下的罚款。类似的,作为审计时应提交的资料,如果企业提交虚假财务报表而阻碍检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第43条:审计机关可以给予通报批评、警告及进一步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24条:一个编制、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只能受到一次行政处罚。因此,在某个行政机关已经针对企业编制、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行为处以罚款等处罚的,其他机关不能以此理由再给予处罚,所以按以上三条其中一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