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环境行政处罚的执行是怎么规定的)
释义
    一、环境行政处罚证据种类主要包括哪些?
    环境行政处罚证据分为以下几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材料、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二、环境行政处罚的执行是怎么规定的?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第六十条 【处罚决定的履行】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第六十一条 【强制执行的适用】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十二条 【强制执行的期限】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并在下列期限内提起: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且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二)复议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复议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三)第一审行政判决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四)第一审行政裁定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五)第二审行政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80日内。
    第六十三条 【被处罚企业资产重组后的执行】当事人实施违法行为,受到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等处罚后,发生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资产重组等情形,由承受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作为被执行人。
    第六十四条 【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缴纳期限届满前,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
    批准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制作同意延期(分期)缴纳罚款通知书,并送达当事人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的最后一期缴纳时间不得晚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最后期限。
    第六十五条 【没收物品的处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处理。
    销毁物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环境执法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处理物品应当制作清单。
    第六十六条 【罚没款上缴国库】罚没款及没收物品的变价款,应当全部上缴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没有证据证明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制度的情况下,是不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的。在调查环境污染案件中,因为环境污染程度会影响行政处罚标准,所以环境污染程度一般就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检测和评估的。
    延伸阅读:
    
     该内容由 张胜云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1: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