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诚信原则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在从事任何民事活动时,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该秉持诚实、善意,信守自己的承诺。诚信原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一、诚信原则涵义 1、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 2、诚信原则要求一切市场参加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并没有固定的意义,但作为民法最重要的原则,其含义不能从语义的角度来理解,它属于一般条款,外延和内涵都不确定。 二、属于诚实信用的牟利方式 1、第一种方式是用已有金钱投资牟利; 2、第二种方式,是用自己的技术、知识换取报酬; 3、第三种方式,是用自己的体力劳动换取工资。 三、诚信原则与其他民事原则的关系 1、它不但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修正与必要限制,也与公平原则有同等价值,同时它还衍生出类如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情势变更等众多下位原则。 2、它适用于契约的订立、履行和解释,扩及于一切权利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 3、也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帝王的宝座退位,作为意思自治原则的例外或补充。 4、应当注意的是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的界限。诚实信用与善良风俗均属于一种道德准则,但二者存在和发生作用的领域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