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院中止执行的条件
释义
    法院中止执行的条件
    1、申请执行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执行标的物系未经析产的被执行人与他人的共有财产,或者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6、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7、执行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8、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9、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10、人民法院在审查申诉案件过程中,对原判决、裁定决定暂缓执行,期限超过3个月或人民法院决定再审的;
    11、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执行的效力如何体现
    人民法院决定中止执行时,应当作出中止执行的书面裁定,写明中止执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由执行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该裁定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中止执行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法院应当暂停一切执行活动;
    2、执行程序的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不得该变中止执行前的财产状况和事实状态。如申请执行人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向被执行人追索债务:被执行人不得自行处分已经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协助执行人不得推卸协助法院执行的义务等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