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挪用公款罪既遂刑罚的详细说明
释义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和立案标准细分。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挪用金额不同,可加重处罚。立案标准包括挪用金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以及1万元至3万元以上未还超过3个月。
    法律分析
    一、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标准细分有哪些
    1、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标准细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或者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等,加重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拓展延伸
    挪用公款罪既遂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分析
    挪用公款罪既遂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分析是对挪用公款罪中既遂情况下的刑事责任和量刑标准进行详细探讨的研究。在我国刑法中,挪用公款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本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款挪为个人使用的犯罪行为。而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即犯罪目的已经实现。对于挪用公款罪既遂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法律规定了相应的量刑标准。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界定既遂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并确定适用的量刑标准。这有助于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挪用公款罪既遂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的细分是对该罪行的惩处方式进行详细探讨的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既遂的量刑标准包括金额在三百万元以上或挪用特定款物且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等情况,将面临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而对于金额巨大且不退还的情况,刑罚则可能达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立案标准则根据挪用公款的金额和归个人使用的性质来界定。这些规定和标准的制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20: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