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产假期间的工资是如何发放的? |
释义 | 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产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疫情期间工资怎么发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在人设部《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二、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工伤期间工资怎么发 员工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原福利待遇不变也就是说按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超过停工留薪期后伤者还不能工作工伤职工可以享受病假待遇根据本人的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享受病假待遇最低档次一般是按照本人工资的70%发放。 员工休产假期间发绩效工资吗 员工休产假期间是否发绩效工资根据用人单位的薪酬制度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休产假工资怎么发 如果用人单位有交生育保险产假期间用人单位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用人单位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用人单位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产假工资怎么发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产假包括:98天+30~60天(各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延长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省的计划生育条例已经取消了晚育假并延长了产假各省产假增加的天数30-60天不等具体产假的天数大家咨询当地计生部门或者查询地区计划生育条例。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该内容由 邹婷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