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的认定
释义
    法律分析:在出庭作证的证人范围规定上,我国采取的是证人出庭作证和例外原则相结合的制度。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询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一、改口供犯法吗?
    批捕了改口供不犯法,但是有可能会被认定为翻供,证明力度没有之前的强。在我国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二、给法院写证明材料怎么写
    法院开庭作证的证明材料写法:
    1、据实交代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证明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相符,不能表达意志,神志不清的人不能作证人,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要有效,若证言是在法庭上提供,且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证人的资格、能力,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由于经历过双方唇枪舌剑的洗礼,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会非常高,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三、未成年人是否能出庭作证
    年轻人能否作为证人取决于智力发展,判断他们能否辨别是非,并正确表达。如果未成年人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案件事实,就可以作证。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的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受害人、被告人和辩护人的质证和核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法院发现证人有意伪证或者隐瞒罪证的,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