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能否要回拖欠一年的工资?
释义
    拖欠工资超过一年,仍可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拖欠工资超过一年还能要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否则超出劳动仲裁时效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第一、四款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追讨一年前未支付的工资是否可能?
    追讨一年前未支付的工资是可能的,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合同条款来确定。首先,您可以与雇主进行沟通,明确工资未支付的原因,并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雇主拒绝支付或无法与其达成一致,您可以考虑采取法律行动。这可能包括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提供相关证据和合同文件来支持您的主张。请注意,法律程序可能需要时间和精力,并且结果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个性化的法律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劳动者在拖欠工资超过一年后仍有权要回未支付的工资。如果您面临类似情况,建议与雇主沟通并寻求法律支持,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请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5: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