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上下班途中职业伤害的认定 |
释义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或公共交通事故导致的伤害可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外部因素直接引起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职业性事故伤亡及急性化学物中毒。 法律分析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如因职业性事故导致的伤亡及其急性化学物中毒。 拓展延伸 上下班途中职业伤害索赔的法律程序 上下班途中职业伤害索赔的法律程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受害者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确保伤情得到及时记录和治疗。其次,通知雇主并提供详细的工作事故报告,包括事发时间、地点和伤害情况。接下来,根据当地劳动法规定,填写职业伤害索赔申请表并提交给相关部门,附上必要的证明文件,如医疗记录和证人证言。然后,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将决定是否批准索赔申请,并进行相应的赔偿。重要的是,受害者应密切关注法律程序的进展,并与律师保持沟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和赔偿。 结语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若非本人主要责任,可被认定为工伤。工伤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突发性意外损伤。职业伤害索赔的法律程序包括就医、报告工作事故、填写申请表、提交证明文件、等待调查审理、寻求法律援助等步骤。受害者应密切关注程序进展并与律师沟通,以保护自己的权益。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和法律规定,相关部门将决定是否批准索赔并进行相应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