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订立超出经营范围是否有效? |
释义 | 合同超范围无违法、无损害,符合民法原则、已履行或可履行,保护交易安全和信赖利益,应视为有效。善意相对人可主张越权合同无效权利,除非明知或应知超范围。 法律分析 1、如果公司的经营活动超出了经营范围,但并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且又未损害国家、合同相对人和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只要合同本身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且合同已经履行或能够履行的,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为原则,应当认定合同有效。2、如果合同的相对人是善意的,而越权的法人是故意或过失的,而且是由有过错的越权法人一方主动提出确认合同无效请求的,应认定合同为有效。即主张越权合同无效的权利只有善意的相对人可以行使,除非该相对人在订约时明知或应知公司超越了经营范围。 拓展延伸 合同约定超出经营范围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约定超出经营范围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的订立必须在经营范围内进行,超出经营范围的约定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属于无效约定。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超出经营范围的合同约定可能具备法律效力,比如经过法律授权或相关部门批准。但这种情况属于例外,需要具体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来判断。因此,合同约定超出经营范围的法律效力一般是不被承认的。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约定在经营范围内,以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 结语 合同约定超出经营范围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果合同本身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并且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未损害国家、合同相对人和第三人利益,且合同已经履行或能够履行,应当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为原则,认定合同有效。此外,如果合同的相对人是善意的,而越权的法人是故意或过失的,并由有过错的越权法人一方主动提出确认合同无效请求的,应认定合同为有效。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同约定在经营范围内,以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