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收集强制加班证据呢? |
释义 | 法律分析:强制加班可以收集下列证据: 1、劳动合同,用来证明双方权利和义务、工资和待遇、工作时间、加班界定和加班费等; 2、加班记录,如工作时间记录、上班卡、工作日记、加班通知等等,用来确定加班的情况; 3、强制加班的证人、证词,用来证实劳动关系、工作时间、加班时间、工作情况等; 4、其他有证实力的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一、国家规定加班费怎么算 国家规定的加班费一般情况是不低于工资的150%,双休日加班是不低于工资的200%,国定假日加班是不低于工资的300%。加班费,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对于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的,应当视为违反法律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其为了完成超过合理数量的劳动定额而加班工作的工资报酬。 二、法定节假日天数有多少天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累计有11天,具体假期如下: 1、元旦,在1月1日放假1天; 2、春节,在阴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 3、清明节,在清明当日放假1天; 4、劳动节,在5月1日当日放假1天; 5、端午节,在端午当日放假1天; 6、中秋节,在中秋当日放假1天; 7、国庆节,在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 劳动者法定节假日被安排加班时,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 300%支付加班工资,同时,不能通过补休拒绝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不给加班费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提起劳动仲裁,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