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意定监护合同的登记在哪里办理?
释义
    负责做成公证证书的公证处或法院等机构登记的意定监护合同,必须向监护登记机关进行登记。通过登记,对意定监护合同予以公示以兼顾交易安全。
    监定监护的订立首先由当事人订立委托监护合同。即希望将来利用意定监护之人,与愿意担任意定监护人的人之间,预先在公证机关或法院登记意定监护合同。此时,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特别是委托人为本人的情况)必须具备必要的缔约能力。意定监护合同书必须同时依照法定格式做成法律文书。在缔约时,原则上本人和意定监护受托人双方都必须在场。以公证人与本人当面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据此,公证人或法院可以发挥对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能力的有无进行确认并担保的机能。
    一、意定监护要注意的问题
    (一)主体要求
    做出意定监护的主体必须是成年人并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无、限民事行为能力人直接适用法定监护而不适用意定监护。
    (二)意定监护人的范围
    1、近亲属。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近亲属以外的亲属或者朋友,在其愿意并具备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成为意定监护人。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何为“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法律并未明确,可以包括以下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除此外,其他的养老院、公益组织等也可以担任监护人,具体适用上,只要是法律未禁止且具备监护能力的组织,都可以成为监护人。
    (三)协商确定监护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意定监护协议带有人身属性,且涉及被监护人将来的重大利益,故为确保有据可查,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
    (四)意定监护是在做出意定监护的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后才生效的。
    (五)意定监护优于法定监护。这充分显示了民事意思自治原则。
    (六)意定监护不影响法定继承。意定监护和法定继承是不同的法律关系,不是一回事。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这就是意定监护。
    二、办理监护权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一)委托监护人:
    1、公民作为委托监护人的提交:
    (1)本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委托监护人、受托监护人具有亲属关系的证明;
    (3)被监护人的《户口簿》、十六周岁以上公民还须提交《居民身份证》;
    (4)监护权资格证明,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及相关的协议书等;
    (5)拟申请公证的《监护协议》文本;
    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委托监护人提交:
    (1)法人资格证明或其他组织主体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资格证明及本人的《居民身份证》;
    (2)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公证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的《居民身份证》;
    (3)被监护人的《户口簿》、十六岁以上的公民还须提交《居民身份证》;
    (4)监护权资格证明,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及相关的协议书等;
    (5)拟申请公证的《监护协议》文本;
    (二)受托监护人:
    1、公民作为受托监护人提交:
    (1)本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2)配偶及家庭其他主要成员同意发行监护职责的书面意见;
    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受托监护人提交:
    (1)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资格证明及本人《居民身份证》;
    (2)委托人代为办理提交的其他证件、证明材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