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释义
    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区别在于土地性质定义、取得方式和权利义务关系。划拨是行政行为,无使用期限限制,但有限定条件;出让是有偿方式取得,具有独立的物权和处置权。相关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尽管有区别,但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都是土地流转的一种形式,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进步有积极推动作用。
    法律分析
    一、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区别是:土地性质的定义不同,取得方式不同,权利义务关系不同这三个方面的区别。土地划拨一般指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出让一般指国有土地出让。
    二、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区别具体内容是什么?
    1、土地性质的定义
    在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分为出让和划拨。
    出让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划拨指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取得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它属于行政行为,而非民事行为。在划拨时,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设定了一定的限定条件,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2、取得方式不同
    出让: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划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3、权利义务关系不同
    出让土地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范围内任意的处置权,如转让、出租和抵押等。
    划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界定,使用权人在行使财产权利时要受所有权人的控制或干扰,还不能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物权。
    三、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由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有着共同点,最大的共同点就都是同属于土地的流转。我们对土地流转比较熟悉,土地流转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因此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也都是被提倡的行为。
    结语
    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在土地性质定义、取得方式和权利义务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土地划拨是指无偿或经费补偿取得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而土地出让则是以有偿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在权利义务关系方面,土地出让具有独立的物权特征,使用权人拥有较大的处置权,而土地划拨的使用权人在行使财产权利时受到所有权人的控制或干扰。相关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作为土地流转的方式,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生产力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本法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一节 土地使用权出让 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划拨 第二十三条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