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聚众斗殴案件的侦查要点
释义
    审判中,对聚众斗殴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一般为:一、犯罪主体方面的证据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积极参加者或首要分子。二、主观方面的证据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关于斗殴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方法、经过,行为人之间同谋、协商、分工等。2、被害人陈述,关于行为人聚众斗段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及其特征、经过结果,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等。3.证人证言。证实内容同上。4.物证、书证、现场勘查笔录、鉴定意见、视听资料等。证实内容同上。
    一、寻衅滋事罪证据标准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肆意挑衅,起哄捣乱,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寻衅滋事罪证据标准有以下几点:
    主体证据
    犯罪主体为自然人,系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方面证据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证实:(1)实施寻衅滋事的动机、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方法、经过;(2)共同犯罪的,行为人之间有无预谋、犯意提起和组织分工等。
    2、被害人陈述。证实行为人寻衅滋事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及特征、经过结果等,及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等。
    3、证人证言。证实内容同上。
    4、物证、书证、现场勘查笔录、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实内容同上。
    二、刑事证据种类
    (一)证据种类的概念
    刑事证据的种类是指刑事证据在法律上所做的逻辑划分。
    (二)证据种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我国刑事证据有以下八种:
    1、物证
    (1)概念: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2)特点:1、具有教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3)审查物证采取的方法:A、辨认;B、鉴定;C、侦查实验;D、将物证与其他证据联系起来对照分析。
    2、书证
    (1)概念: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和其他物品。
    (2)特点:1、具有直接证明性;2、具有稳定性;3、具有物理性;4、具有思想性。
    3、证人证言
    (1)概念;证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
    (2)特点:是证人对案件有关情况的客观陈述;作陈述的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容易受到证人的主观能力和案件客观条件的影响。
    4、被害人陈述
    是指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就其了解的案件有关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就其被指控的犯罪事实以及其他案件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6、鉴定意见
    (1)概念: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
    (2)特点:
    具有特定的书面形式;仅限于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是一种专家意见,客观性强。
    7、勘验笔录
    是指办案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进行的勘查、检验后所作的记录。就其内容可分为现场勘验笔录、物体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等。
    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验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载。
    8、视听资料
    是指以录音、录象、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证明案件情况的资料。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9 2: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