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规定,在一定情况下,未成年人认罪认罚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性。但是,免除刑罚的情况很少见。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认罪认罚、悔罪表现好的未成年人,应当给予考虑,对其实行教育、挽救和保护。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解释》第七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可以根据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改造可能等情况,对其加以缓刑、暂时监外执行、减刑、假释或者假释后监管等特别宽大处理。 因此,未成年人认罪认罚后,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性。但是,免除刑罚的情况极为有限,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