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残鉴定怎么做步骤是什么 |
释义 | 伤残鉴定的步骤包括:诊断鉴定、功能评定、伤残等级评定,具体如下: 1、诊断鉴定 诊断鉴定是一般伤残鉴定的开始,是确定伤者是否发生伤残的基础,也是伤残鉴定的基本步骤。在诊断鉴定中,应当进行精确的诊断,诊断的准确性是伤残鉴定的前提,诊断的准确性越高,伤残鉴定的准确性也就越高。 2、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是为了更加准确的识别伤者的功能损害,从而确定伤残程度的重要一步,功能评定是以伤者的实际功能损害为基础,根据诊断结果和伤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伤残统一标准,进行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估。 3、伤残等级评定 伤残等级评定是根据伤者的功能损害,结合伤残统一标准,进行伤残等级的评定,以确定伤残程度。根据伤残统一标准,伤残等级一般分为轻度伤残、中度伤残、重度伤残,也有某些情况可以确定为极重度伤残。 4、鉴定机构 伤残鉴定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一般伤残鉴定由当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业的伤残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机构将根据伤残统一标准,对伤者的伤残等级进行准确的评定。 5、鉴定结果 伤残鉴定最终会形成鉴定结果,鉴定结果是由鉴定机构根据伤残统一标准,对伤者伤残等级进行准确评定,最终形成统一的鉴定结果。鉴定结果是伤残鉴定的最终结果,是伤残赔偿的依据。 做伤残鉴定所需要的材料如下: 1、入院记录; 2、病历本; 3、疾病诊断证明书; 4、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 5、伤残鉴定委托书。 综上所述:伤残鉴定是一系列综合的工作,需要伤者的实际功能损害、医疗机构的诊断评估和伤残统一标准的支持,最终确定伤残程度。通过伤残鉴定,可以准确识别伤者的伤残等级,为伤残赔偿提供可靠的依据。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