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纳税人未按法定期限申报纳税时多久被认定为非正常户
释义
    噪音扰民时间规定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主旨是限制噪音污染,保护居民生活质量。规定了居民区内的噪音级限制,禁止夜间建筑施工作业,但特殊情况需获得政府证明。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政府可制定更严格的标准。同时,鼓励进行环境基准研究。
    法律分析
    噪音扰民的时间规定是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具体规定是:
    1、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
    2、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
    拓展延伸
    纳税人未按法定期限申报纳税时如何处理?
    当纳税人未按法定期限申报纳税时,税务机关将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首先,税务机关会发送催告通知,要求纳税人尽快补报纳税申报表。如果纳税人仍未履行义务,税务机关将进行非正常户认定,并对其实施相应的税收监管措施,如限制发票开具、限制资金交易等。同时,纳税人还将面临滞纳金的处罚,根据逾期时间和欠税金额计算罚款。此外,税务机关还可能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稽查,核实其纳税情况,追缴欠税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纳税人应严格按照法定期限申报纳税,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结语
    合理规范噪音扰民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居民区内,夜间噪音级应控制在40分贝以内,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区域内禁止夜间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同时,地方政府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纳税人应按时申报纳税,否则将面临税务机关采取的一系列处理措施。遵守相关法规,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第五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大气污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规划先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能源结构。
    防治大气污染,应当加强对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8: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