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出让金按什么标准交 |
释义 | 土地出让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招标、拍卖和挂牌。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有哪些新式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 具体内容如下: 1、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在指定的时间,公开场合,在土地管理部门授权的拍卖主持人的主持下,竞投者按规定的方式应价,由出价最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凡经营性,营利性项目用地一律以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出让; 2、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招标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由土地管理部门公开招标或邀请符合条件的投标人投标,经评标后确定的中标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凡经营性,营利性项目用地一律以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出让; 3、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指由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市政府与土地使用者以土地的公告市场价格为基准,经过协商确定土地价格,并将土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二、国有土地出让投标包括哪些? 国有土地出让法定的投标程序是:委托招标公司编制招标书,发布招标公告;投标人申请购买招标文件,勘察现场后报名;缴纳竞买保证金,审核竞买资格,核发投标资格确认书;组织招标投标活动;接受投标,开标确定中标人。 三、土地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划拨和出让有以下区别: 1、二者性质不同。土地划拨是指国家依法按照一定程序将土地使用权无偿地转移给土地使用者,在划拨时,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却设定了一定的限定条件,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土地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出让多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3、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土地出让的土地所用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有明确的界定,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范围内任意的处置权,如转让、出租和抵押等。而划拨土地的土地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的界定,使用权人在行使财产权利时要受权人的控制或干扰,还不能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物权; 4、费用不同。土地划拨在使用权限上一般没有明确的限制,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的住宅使用年限一般是70年,商业40年,综合50年。开发商取得的土地一般都是出让的。出让土地到期后可以续交出让金继续使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 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