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夫妻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
释义 | 中国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这一规定符合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因素,既保护了个人权益,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军人和少数民族有特殊规定。虽然相对其他国家较晚,但适应了中国国情。 法律分析 一、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岁 中国民法典法定结婚年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 1、普通人结婚年龄 我国在1980年修订民法典后,将结婚法定年龄规定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若是虚假报年龄或是未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一律不得领取结婚证。 2、军人结婚年龄 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军人结婚年龄会有不同的要求。虽然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对军人同样适用,但因为军人的特殊性质,所以军队提倡晚婚晚育,因此军人的结婚年龄一般在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 3、少数民族结婚年龄 少数民族情况比较复杂,还会涉及到宗教问题,所以国家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允许部分少数民族不遵从民法典对于结婚年龄的限制。 二、法定结婚年龄制定依据 从各个国家法定年龄来看,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算是最晚的,但这样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1、人的身心发展 我国法定结婚年龄符合人的身心发展。每个人发展不同,身心成熟不同,若是结婚年龄太早,结婚条件不够成熟,比如心智不成熟,经济不成熟,无法对婚姻起到负责的作用,这样也会导致离婚率上升,造成社会动荡。 2、社会因素 1980年制定的结婚法定年龄还考虑了很多社会因素,比如当时的经济状况,国民素质,文化的发展程度等等。适当的提高法定结婚年龄,不但符合国情,也符合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 因此我国的法定领证年龄是男性22周岁,女性20周岁。 结语 结婚法定年龄是我国法律对于结婚的年龄限制,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这一规定考虑了人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因素,符合我国国情和人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合理的结婚年龄可以保证婚姻的稳定和幸福,避免不成熟的婚姻导致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当遵守法定结婚年龄,以确保婚姻的健康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