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戒毒人员能否被保释?
释义
    《禁毒法》对社区戒毒地点有限制,但对于有固定住所的现居住地可以接受社区戒毒。迁户口不影响戒毒执行,一般可以迁。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需遵守协议并定期接受检测。违反协议的人员受到批评教育,严重违反或再次吸毒应报告公安机关。接受社区戒毒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不受处分,不记录档案。
    法律分析
    一,一般来说,是可以的:
    1,我国《禁毒法》只对社区戒毒的地点有所限制;
    2,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
    3,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4,对于区内能否迁户口,没有作强制性规定,区内迁户口,不影响戒毒的执行,戒毒的地点,也没有改变,一般来说,可以迁;
    5,当事人具体可咨询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根据对方的提示办理。二,《禁毒法》的相关规定:
    1.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2.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社区戒毒工作。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指定有关基层组织,根据戒毒人员本人和家庭情况,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协议,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措施。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卫生行政、民政等部门应当对社区戒毒工作提供指导和协助。
    3.对签订社区戒毒协议的人员,不收押,不限制人身自由。
    4.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
    5.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应当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6.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
    7.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对于接受社区戒毒的人员,不影响其工作,不影响其家庭生活,不给予任何处分,不在档案里做任何记载。
    结语
    综上所述,《禁毒法》对社区戒毒的地点并无强制性限制,戒毒人员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迁户口是否影响戒毒执行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迁移的。此外,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定期接受检测。对于签订社区戒毒协议的人员,不限制人身自由,不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不给予处分或在档案中做任何记载。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三十二条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脱逃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立即通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追回脱逃人员。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继续执行强制隔离戒毒,脱逃期间不计入强制隔离戒毒期限。被追回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不得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