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引起爆炸、燃烧、中毒、窒息、放射等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其中,毒性气体、剧毒液体是常见的危险源之一,它们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对人身安全、环境保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防范这类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按照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其中包括:建立危险源监测、报警与自动控制系统;采取信息公开、场地隔离、高屏障、物理隔离等措施;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等工作。 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毒性气体泄漏的情况,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如果出现了毒性气体泄漏的情况,企业首先需要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包括:立即停止生产、隔离泄漏区域、通知相关人员撤离、开展环境监测等措施。同时,企业还应当立即向当地环保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对于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这些措施不仅是为了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在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必须高度警惕,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工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五条 重大危险源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