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权转让时的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有什么 |
释义 | 股权转让时的风险如下: 1、股权转让合同签订后股东人数限制风险; 2、合同的订立应遵守《公司法》程序上的要求。 防范措施如下: 1、全面推进股权改造; 2、优化股权结构; 3、完善股金分红制度;等等。 一、非公司股权转让协议应该包括哪些条款 一般应当具备如下条款: 1、鉴于条款:一般用来描述股权转让双方当事人的法律主体资格、股权转让的背景、意思表示和合同标的。 2、目标公司介绍:目标公司介绍包括当前股东名称、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住所地等。 3、出让方情况:出让方持股数量、所占比例,转让决议和授权决定,转让的股份和权益内容。 4、受让方情况:受让方的主体适格,受让股份的决议和授权决定真实、合法,无行业限制和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 5、双方的权利义务:转让协议必须明确目标公司依法设立、合法存续、股权结构、股份出让方持股; 转让意愿、其他股东意愿、是否放弃有限购买权、转让价款支付、工商登记变更以及相互交接协作等内容。 6、股东会决议情况:目标公司股东会决议,转让方股东征求其他股东意见事实,其他股东对于出让方转让股权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表现。 7、特别约定的附加条件:股权转让合同可以附条件,但所附条件必须具体并且有成就的可能性。 二、内部股权转让程序 根据我国公司法律、法规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一般要经过如下程序: 1、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 2、出让和受让双方进行实质性的协商和谈判。 3、出让方(国有、集体)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股权转让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评估、验资。 5、出让方召开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 6、股权变动的公司需召开股东大会,并形成决议。 7、出让方和受让方签定股权转让合同。 8、由产权交易中心审理合同及附件,并办理交割手续。 9、到各有关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三、如何区分国有股权转让合同是否有效 一、股权转让合同的订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规定; 二、有限公司股东向股东外的人转让股权,合同订立应遵守《公司法》程序上要求; 三、有限公司的股东向股东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