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什么情况下算违约?
释义
    合同什么情况下算违约?
    合同违约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两种情形。其中,预期违约的情形包括明示违约和默示违约,实际违约的情形包括拒绝履行、迟延履行和不完全履行。
    合同违约是根据违约行为违反合同义务的性质和特点对违约行为所作的划分。法律规定,违约行为包括以下种类:
    (一)预期违约
    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并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1.明示毁约,指在履行期届满前,债务人无正当理由明确肯定地表示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形态。
    明示毁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
    ②明确肯定地向对方表示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义务。
    ③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是该合同的主要义务。
    ④违约的一方没有正当理由。
    2.默示毁约,在履行期届至前,债权人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在合同履行期到来时,债务人将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债务,且债务人没有拒绝为履行债务提供相应担保的违约种类。
    默示毁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债务履行期还没有到来。
    ②一方以行为表示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卖房将房产已经卖给他人;劳务合同中,劳动者在履行劳务之前丧失了劳动能力的;
    ③一方有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表明其将不会履行合同义务。
    ④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不提供履行担保。
    (二)实际违约
    债务履行期已经到来,债务人正当理由,未全面而适当的履行合同义务的,为实际违约。如果债务履行期已经过了,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适当,债权人无需催告,就构成违约。
    1.拒绝履行,是履行危险到来之后,债务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债务的行为。
    2.迟延履行,包括
    ①债务人迟延,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后,能够履行债务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
    ②债权人迟延,又称迟延受领,债权人应当对债务人的履行及时受领而没有受领。
    3.不完全履行,债务人虽然有履行行为,但是在履行的数量、质量、方式、地点等方面存在瑕疵。
    无论是预期违约,还是实际违约,都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都会造成合同不同程度的无法实现,都会给守约方带来和造成损失,都应当承担赔偿违约金并采取补救措施等违约责任。合同一经签订是产生法律效力的,积极履行才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最好的负责,违约了要承担违约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