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年人离婚中,如何解决异议问题? |
释义 | 老年人离婚一方不同意,可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应在7日内立案,并在5日内送达诉状副本给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法院应更换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请求,法院可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法院首先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存卷,不发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法院制作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老年人离婚一方不同意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拓展延伸 解决老年人离婚异议问题的法律措施 解决老年人离婚异议问题的法律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和诉讼来解决争议。老年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委托律师代理自己的权益,并提出合理的异议理由。其次,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机构来解决争议。这些机构可以提供中立的第三方来协调双方的分歧,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此外,可以考虑家庭法庭的介入,通过家庭法庭的专业调查和评估,制定适合双方的离婚协议。最后,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源,如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等,提供老年人离婚后的支持和帮助,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双方的和解。综上所述,解决老年人离婚异议问题的法律措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确保公正、合理、和谐的解决方案的达成。 结语 针对老年人离婚异议问题,法律措施多元且灵活。可通过法律程序和诉讼解决争议,寻求法律援助并提出合理异议。调解或仲裁机构提供中立第三方协调双方分歧,制定双方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家庭法庭可进行专业调查和评估,制定适合双方的离婚协议。同时,借助心理咨询、社工服务等社会资源,为离婚后的老年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问题解决和和解。综上所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确保公正、合理、和谐的解决方案的达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