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的主旨是:国家工作人员故意徇私舞弊,不征应征税款,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侵害了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法律分析 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履行征收税款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拓展延伸 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的罪名要求是什么? 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的罪名要求主要包括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正当利益等罪名。具体而言,该罪名要求证明被告在税务征收过程中,以滥用职权的方式,通过徇私舞弊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未征收应纳税款项。滥用职权是指被告利用其职务地位,超越职权范围,违法违规地行使权力;徇私舞弊是指被告以个人私利为目的,违反税务法规,故意操作、虚报、隐瞒等手段进行不正当行为;不正当利益是指被告通过徇私舞弊行为,获得了与其职责无关的不正当利益。只有当这些罪名齐全且证据确凿,才能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结语 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侵害国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税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徇私舞弊,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主观上的故意。该罪名还涉及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正当利益等罪名。只有当这些罪名齐全且证据确凿,才能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六条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第四百零四条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