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报警立案成功之后会怎么样 |
释义 | 报警立案成功后会进行侦查活动,包括调查取证和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机关会根据证据决定是否移送检察院,对无犯罪行为会撤销案件。报警立案需要满足有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报警对报警人没有影响,相关记录将保留在案卷中但不属于刑事犯罪记录。公安机关会及时受理报案并进行调查,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会告知并说明理由。 法律分析 一、报警立案成功之后会怎么样 报警立案成功之后会进行侦查活动。侦查活动包括两部分内容: 1.调查取证。 2.对现行犯或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 第一部分,进行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的具体内容,包括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对现场进行勘验、搜查等等。 第二部分,采取强制措施。侦查机关在调查取证的同时,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 经过侦查,办案机关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并会决定结束侦查活动,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对于侦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有其他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的,公安机关会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二、报警立案需要什么条件 报警后立案需要的条件为: 1.有犯罪事实的存在; 2.该犯罪事实依法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三、如果报警了立案对自己有影响吗 如果报警了立案对自己没有影响,报警人的姓名、基本情况以及报案时提供情况的相关笔录将永久保留在案情的卷宗当中,但这种情况不属于案底,也不属于刑事犯罪记录,对报警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结语 报警立案成功后,侦查活动将展开,包括调查取证和采取强制措施。调查取证包括询问犯罪嫌疑人、证人和被害人,对现场进行勘验和搜查等。同时,侦查机关会根据情况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经过侦查,办案机关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报警立案对自己没有影响,相关笔录将永久保留在案情卷宗中,不属于案底或刑事犯罪记录。公安机关应及时受理报案,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查或告知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理由。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在宣布监视居住决定时,应当告知被监视居住人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二十一条 被监视居住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区分情形责令被监视居住人具结悔过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先行拘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被监视居住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二条 固定住处,是指被监视居住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处;指定的居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为被监视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 指定的居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 (二)便于监视、管理; (三)保证安全。 公安机关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或者办公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