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了哪些关于自首的规定 |
释义 | 自首的法律规定及减刑幅度:自首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较轻者可免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具体减刑幅度由法院裁量,一般综合考虑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程度和悔罪表现等情况,可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较轻者可减少40%以上或免罚。 法律分析 一、关于自首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关于自首的法律规定有: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投案自首的法律规定减刑多少 投案自首减刑多少要看法院决定,法律没有固定标准说自首可以减刑多少年的说法。 自首属于法定减刑的情形,自然可以减,具体由法官裁量。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能够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能够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结语 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具体减刑幅度由法院根据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以及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等综合因素进行裁量,一般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甚至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免除处罚。因此,投案自首在法律上是能够获得一定减刑幅度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第二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第十九条 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央军事委员会除主席以外的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依照宪法的有关规定提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021修正):第三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三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委员长会议、国务院总理的提请,可以决定撤销国务院其他个别组成人员的职务;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请,可以决定撤销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个别组成人员的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2018修正):第三章 国家情报工作保障 第二十七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对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违纪行为,有权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有关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对依法检举、控告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个人和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应当为个人和组织检举、控告、反映情况提供便利渠道,并为检举人、控告人保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