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签订合同劳动仲裁 |
释义 | 劳动者逾期未签合同,有证据且仲裁时效未过,可准备材料申请仲裁,胜诉可能性高。用人单位需提供与争议相关的证据,否则会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晓或应知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包括个人和单位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来源和证人信息。如书写困难,可口头申请并记录。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逾期没签合同,而劳动者确有证据且仲裁时效未经过的,会一告一个准,即会胜诉。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劳动者可以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和申请书副本、证据等材料去依法申请仲裁。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劳动争议解决:未签订合同下的仲裁途径 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劳动争议的解决可以通过仲裁途径进行。劳动仲裁是一种法律手段,旨在解决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争议。对于未签订合同的劳动争议,雇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仲裁程序通常包括双方提交证据、听证、仲裁庭作出裁决等环节。仲裁庭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劳动仲裁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可以为未签订合同的劳动争议提供公正、公平的解决途径,维护双方权益。 结语 在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劳动争议的解决可以通过仲裁途径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如果有证据且仲裁时效未过,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劳动者可以准备好申请书、证据等材料进行申请。用人单位未提供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据,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仲裁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可以为未签订合同的劳动争议提供公正、公平的解决途径,维护双方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