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如何规定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既遂量刑? |
释义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量刑规定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为自然人,主观方面为过失,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并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人的过失破坏行为必须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危害公共安全,否则不构成该罪。 法律分析 一、现行刑法对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量刑是怎么规定的 1、触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一般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要是属于较轻犯罪情节的话,则应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自然人,都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二)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破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这是本罪与意外事件的主要区别之所在。本罪的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三)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而且,本罪的犯罪对象即电力设备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也就是说,过失破坏的如果不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成立本罪。 (四)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根据规定,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破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但是,如果行为人的过失破坏行为没有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本罪。 结语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量刑规定如下:一般情况下,触犯此罪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属较轻犯罪情节,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犯前款罪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破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犯罪对象是公共安全和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则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电力企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违章调度或者不服从调度指令,造成重大事故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电力企业职工故意延误电力设施抢修或者抢险救灾供电,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查电人员、抄表收费人员勒索用户、以电谋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8修正):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 盗窃电力设施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电力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修正):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