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诉讼罪案件管辖规定 |
释义 | 虚假诉讼罪的管辖原则:一般由犯罪地法院管辖,被告人居住地法院也可审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确凿证据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判。《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地法院优先,同级法院最初受理,必要时移送主要犯罪地审判。 法律分析 虚假诉讼罪的管辖的确定方式如下: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且虚假诉讼罪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证据确凿构成犯罪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六条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拓展延伸 虚假诉讼罪案件的法律责任与处罚 虚假诉讼罪案件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是指当一个人以虚假的事实或证据提起诉讼,故意误导法院或其他司法机关,以达到非法目的时,将面临法律追究和相应的处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虚假诉讼罪属于犯罪行为,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追究。一旦定罪,犯罪者可能面临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此外,虚假诉讼还会造成诉讼费用的浪费,对被诉讼方的名誉和利益造成损害,因此法院也有权对虚假诉讼者进行民事赔偿的裁决。综上所述,虚假诉讼罪案件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制度的正常运行。 结语 虚假诉讼罪的管辖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负责,若被告人居住地的法院更适宜审判,可由其管辖。虚假诉讼罪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确凿证据构成犯罪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虚假诉讼罪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旨在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合法权益,确保诉讼制度正常运行。犯罪者一旦定罪,可能面临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并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八条 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一节 级别管辖 第二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