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犯与从犯的差异与联系 |
释义 | 《刑法》中对共同犯罪的定义及不同角色的划分,包括次要实行犯和帮助犯。主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者。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对主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按照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按照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法律分析 共犯一般指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首先,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次要实行犯。第二,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分工分类法,这类犯罪分子实为帮助犯。共犯的意思是什么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拓展延伸 共犯与从犯的法律责任与刑罚区别 共犯与从犯在刑法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法律责任与刑罚也存在一些区别。共犯是指与主犯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其参与程度较深,具有共同犯罪意图和行为。从犯是指在主犯实施犯罪行为时给予帮助、支持或配合的人,其参与程度较轻。在法律责任上,共犯与主犯承担同等的刑事责任,而从犯则根据其参与程度轻重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刑罚上,共犯通常会受到较重的刑罚,而从犯则可能受到较轻的刑罚。这种区别主要是基于共犯的更深度参与和更严重的犯罪责任。总的来说,共犯与从犯在法律责任和刑罚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法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界定和处理。 结语 共犯与从犯在刑法中有着明确的定义和区别。共犯是指与主犯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其参与程度较深,具有共同犯罪意图和行为。从犯是指在主犯实施犯罪行为时给予帮助、支持或配合的人,其参与程度较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共犯,其法律责任与主犯承担同等的刑事责任,而从犯则根据其参与程度轻重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刑罚上,共犯通常会受到较重的刑罚,而从犯则可能受到较轻的刑罚。这种区别主要是基于共犯的更深度参与和更严重的犯罪责任。因此,对于共犯与从犯的界定和处理,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八条 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