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双减政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
释义 | 双减政策的负面影响有: 1、学科外培训的负担有可能加重。 从这次“双减”公布的具体实施措施来看,主要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问题和作业负担的问题,虽然对学科外培训也有提及,但却是处于鼓励支持的态度这意味着,今后美术、音乐、科学、舞蹈、体育、计算机、机器人、英语口语、写作、书法、奥赛等学科外培训依然是可以存在的,且“双减”政策还提到,鼓励学生回到家后,在完成学校内未做完的作业之后,可以积极进行体育、文体、劳动等活动。 2、家教、私教等隐形“一对一”培训将随之而来。 从社会需求来看,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是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迈向城市、在城市立足的唯一途径,也是最廉价、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命运,无数人把希望寄托在高考之上,高考给无数人带来了力量源泉。当下,并没有其他比高考更好的途径来赢得人生,更没有比高考更佳的方式,所以对于高考,对于高考分数需求,是家长对孩子最重要的希望。想要在高考当中取得佳绩,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就不得不提高考试能力,掌握考试技巧,提高考试分数。 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培训机构的校外学科培训虽然被逐步禁止了,但这些需求必然会转移到其他形式载体上,而家教、私教等“一对一”形式就会以隐形的方式存在。 3、家庭之间的教育不平衡状况有可能将会进一步加剧。 因为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不一样,每名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样,大家的教育方式、手段、途径也不一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缺乏家庭教育能力的家庭,在没有全面禁止校外学科培训之前,他们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方式,让子女接受培训,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但是在“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丧失了,如果经济承受能力不强,又无法以其他形式来代替,那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将有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也是家长们新的焦虑所在。 这种情况如果任由发展,将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不仅会有所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反而有可能助长了教育公平性的发展。 4、家长承载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将有可能随之消失。 长期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一直是广大家长的梦想。不少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和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三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其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 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