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会计凭证保存期限是多少年 |
释义 | 会计凭证的保存期限根据不同的情形和需要有所不同,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规定,会计凭证的保存期限应当根据不同类别和用途进行区分,并严格实行分类管理和分级处理的原则。具体来说,一般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保存账务凭证、其他财务资料和会计档案,核查期限为5年;涉及到民事诉讼、仲裁、行政许可等法律程序的会计凭证保存期限为15年;而涉及到国有资产、土地使用等领域的会计凭证保存期限最长为20年。此外,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责任,保障凭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已经过期的会计凭证,必须进行鉴定和销毁处理,以避免信息泄露和财务造假等问题。 如果会计凭证存在虚假记录或者造假行为,是否需要长时间保存?如果会计凭证存在虚假记录或者造假行为,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和处理,不得随意销毁或者篡改。具体来说,如果已经过了保存期限,但是担心会计凭证对日后的纳税、审计等工作产生影响,可以向相关机构申请延长保存期限。但是对于已经发现有虚假记录或者造假行为的会计凭证,必须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会计凭证的保存期限应当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区分和设置,并注意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保障凭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果出现虚假记录或者造假行为,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避免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造成重大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