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高利贷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
释义 | 私人放高利贷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放贷者通过违法套取金融机构的资金再以更高的利率转贷给他人并从中获利,就涉嫌犯罪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高利贷高于银行的利率过多,与借款人签订的合同明显违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则,所以该合同一般不被法院采纳。 法律分析 一般情况下私人放高利贷是不会构成犯罪的。高利贷高于银行的利率过多,与借款人签订的合同明显违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则,所以该合同一般不被法院采纳,也不会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如果放贷者不是放的自己的钱,而是通过违法套取一些金融机构的资金再以更高的利率转贷给他人,而且从中获利的,就涉嫌犯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犯罪? 私人放高利贷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构成犯罪。在我国,私人放高利贷是指个人或小额投资者向他人提供资金,收取高于市场利率的利息,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协议约定的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行为。 然而,私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利率的约定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第六条规定,民间个人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如果利率超过了这个上限,那么私人放高利贷就可能构成犯罪。 其次,是否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果私人放高利贷的目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即以高利率吸收社会公众的存款,那么就可能构成犯罪。但是,如果私人放高利贷的目的是正常的生产经营周转,那么就不属于犯罪行为。 此外,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私人放高利贷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本金和利息,即以高利率收取贷款利息,而实际上并未用于生产经营等合法用途,那么就可能构成犯罪。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果涉及到以上问题,就需要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结语 私人放高利贷不一定构成犯罪,但违反民法公平原则的合同一般不被法院采纳。而如果放贷者通过违法套取金融机构资金再以高利率转贷他人并从中获利,就涉嫌犯罪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私人放高利贷要谨慎对待,以免触犯法律。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