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 非法营运证据包括: 1、书证,指收据或者发票; 2、当事人的陈述。询问双方当事人的笔录; 3、交警的执法记录等; 4、录音录像,比如谈话的录音、营运的相片等。 构成非法营运的条件: 1、没有办理营运许可证。 2、从事营运,在道路上运送货物或者乘客的。 3、行为是有偿的。 非法营运是指没有依法取得营运权而实施了营运行为。即未按规定领取有关主管部门核发的营运证件和超越核定范围进行经营。如果没有金钱交易行为或不能查证有金钱交易行为不能算非法营运。 非法营运的危害: 1、偷逃国家税费,损害国家利益; 2、影响城市形象和发展; 3、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因其运营成本低廉,侵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侵犯乘客的合法权益。“黑车”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在营运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服务纠纷,乘客投诉无门,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5、影响行业稳定。非法营运现象扰乱了客运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抢夺市场份额,对合法经营者造成极大的冲击,合法从业人员对此反响极大,是行业不稳定的重大隐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第六十三条 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