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庭外影响的种类有哪些? |
释义 | 法律分析:庭外影响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外部力量对案件发生的影响。庭外影响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社会舆论影响:指公众对案件性质、争议焦点等方面的看法、观点和态度等对案件的影响。 2. 政治影响:指政府、政治势力等对案件的干预或影响。 3. 经济影响:指财产、利益等方面的影响,如一方通过行贿、打压等手段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 4. 人身安全影响:指某些案件对当事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产生的影响,如涉及到刑事案件等。 5. 律师行为影响:指律师在案件中的不当言行及行为对案件的影响。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对案件进行辩论和申辩,应当自由选择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妨碍、打击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诉讼活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律师在办理案件中,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司法工作,不得干预司法活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十三条规定:“律师承办案件,应当依法独立行使律师职业权利,不被任何组织和个人干扰。”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保护律师依法履行职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