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逃逸交警是否能被承认和应对方法?
释义
    交通事故中,如果对方逃逸且不肯赔偿,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胜诉后,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查询对方财产。若对方拒不履行判决,会有负面信用记录、限制高消费和出入境,甚至司法拘留。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涉嫌犯罪。建议伤者保存治疗票据,稳定后通过诉讼解决。一审判决后15天内可上诉,过期后需在2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就不承认逃逸交警有办法。如下:
    1、对方逃逸事,交警认定对方责任后,对方不肯赔偿,可以各法院起诉对方的;
    2、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另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5、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如果对方拒绝承认的,可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任,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则可以同时起诉对方和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搜集对方财产线索,到法院起诉。建议伤者一方保存好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切经济损失的票据,待伤情稳定后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诉讼的一审判决签收后,上诉期限为15天,上诉期满后,对方拒不履行判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请执行公民应在判决生效后2年内,过期后不予受理。
    拓展延伸
    逃逸交警:法律认可与打击策略
    逃逸交警是指在交通违法行为发生后,驾驶员或交通参与者选择逃离现场的行为。对于逃逸交警的法律认可和打击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从法律角度来看,逃逸交警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因此,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加强执法力度,提高逃逸交警的抓捕率和处罚力度,以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不选择逃逸。同时,加强交通监控系统建设,提高监控技术的精准度和覆盖范围,有力地打击逃逸交警行为。通过综合应对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逃逸交警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通过法律手段应对逃逸交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当对方拒不承认责任时,可以依据交警认定的事故责任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还可以同时起诉对方和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在起诉过程中,建议伤者一方保存好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经济损失票据,待伤情稳定后通过诉讼解决。一旦民事诉讼的一审判决签收后,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综合而言,通过法律途径可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保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执法力度和加强监控系统建设,以减少逃逸交警现象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9: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