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现在有哪些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
释义
    (一)借款用途的风险。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从事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情节严重的还将构成犯罪。如发现借款人筹集资金是为了贩毒,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应当予以拒绝。
    (二)债务人的身份风险。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以免受骗上当。
    (三)借款利息的风险。利息风险包括没有约定利息、约定的利息超过有关规定、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约定利息要合法。借贷关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为了赚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是利率的约定也是受到国家相关法律的调整。
    (四)借款履行的风险。借款是否履行,不仅要看借据,更要看付款凭证,因此,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最好通过银行交付,不要用现金进行交付。
    (五)诉讼时效的风险。在借贷案件中广泛适用一般诉讼时效制度。所谓一般诉讼时效,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的期限,自公民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对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的,就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样,债权人就丧失了实体胜诉的权利。
    在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民间借贷在法律上会面临的风险有:
    1.借款人身份风险,在于借款人身份是否真实,是否有假借他人身份的事实;
    2.借款用途风险;
    3.借款利息风险;
    4.借款履行风险;
    5.诉讼时效风险。
    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民间借贷存在的风险包括:
    (一)债务人信用的风险。
    (二)借款用途的风险。
    (三)损失利息的风险。
    (四)担保风险与防范。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
    民间借贷的常见法律风险是:
    1.借款人不明的法律风险;
    2.借贷用途的法律风险;
    3.借款利息的法律风险;
    4.借条内容不规范、不明确的法律风险。
    防范措施有:
    1.要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条,而且要借款人本人当面书写、签字;
    2.借条当中应清楚、明确的写明借款人真实的身份证号;
    3.在借条中就借款的合法用途作明确写明;
    4.双方在借条中作合法、公道的利息约定。
    民间借贷需要承担哪些风险
    要承担下列风险:
    1.借款人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民间借贷,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仍然提供借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涉嫌犯罪的还可能受到刑事制裁。
    2.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3.受欺诈、胁迫签订的民间借款合同可依法撤销。受欺诈、胁迫一方应及时行使撤销权,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的,撤销权消灭,受胁迫、欺诈一方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企业间借贷的法律风险有:
    (一)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以后转贷的,有可能触犯法律关于高额转贷的禁止性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企业与公民之间以借贷为名,进行非法集资或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行为无效。
    (四)无效企业借贷行为的法律后果。
    1、对借贷本金应予归还出借人;
    2、对借款利息予以收缴并处以相应罚款。迟延归还本金的,借款人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3、出借人有可能丧失担保利益。
    
     该内容由 徐浩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