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么收养小孩合法 |
释义 | 合法的领养小孩,需要领养人具有合法的领养条件,被领养的孩子也不是被拐卖的孩子,而是他人合法送养或者福利院合法送养的,最后领养孩子还需要去民政部门登记,养父母子女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一、二婚的可以领养孩子吗 二婚的当事人是可以领养孩子的,但其应当符合法定的收养条件,法定的收养条件包括有: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年满三十周岁。 二、领养和送养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指通过合法手续,自愿把别人所生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孤儿,收作自己的子女来抚养。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养父母与养子女的关系虽不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但是以双方自愿为原则,一经合法成立,就应视为血亲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与亲父母子女相同,双方均不得虐待和遗弃。养子女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因领养关系的成立而终结。 三、多少岁可以领养孩子 年满三十周岁可以领养孩子,但是并不仅仅只符合年龄条件就可以领养,领养孩子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这里的“子女”包括亲生子女,也包括养子女和继子女,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2、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所谓“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是指收养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身体、智力、经济、道德品质和教育子女等方面具有抚养和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能够履行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所谓“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主要指精神疾病和严重的传染病; 4、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对于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收养人,虽该记录并不表明其必然对养子女实施侵害行为或不利于养子女的成长,但有违法犯罪记录表明其法律意识淡薄,有不受法律约束的可能。收养人的人格、品行直接关系到收养的效果和被收养人的切身利益,对被收养人的健康成长有重大影响。收养人有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将会使被收养人面临的风险增大,为被收养人利益考虑,应予以避免; 5、年满三十周岁。“年满30岁”,包括30周岁本数在内。夫妻共同收养,则必须双方都年满30周岁。 一、领养孩子的程序如下: 1、向领养登记机关提交领养申请书; 2、向领养登记机关提交证件和材料;领养继子女的,可以只提交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领养人与被领养人生父或者生母结婚证明。 二、领养孩子的其他方式: 领养小孩可以通过向福利院机构提交申请,还可以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也可以通过孤儿的监护人,或者是对于一些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没有领养的能力,也可以通过他们那里来进行领养。而且在领养小孩的时候要合理的根据中华人民相关的领养制度来进行领养。 综上所述,年满三十岁可以领养孩子,还需要符合其他条件。领养孩子有一定的流程。领养小孩可以想福利院领养,也可以通过好有介绍领养,但是必须符合法定流程。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