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认定成功后下一步该怎么搞
释义
    工伤认定后,可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享受工伤待遇。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伤残补助、抚恤金等。若伤情稳定但劳动能力未恢复,可申请工伤鉴定;若肢体活动能力未受影响,可追求赔偿并采取维权行动。
    法律分析
    一、工伤认定书下来后,进行工伤鉴定,持鉴定结果,享受工伤待遇,得到工伤赔偿。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二、工伤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当职工遭到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的,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以下项目:
    (1)工伤医疗费;
    (2)辅助器具配置费;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伤残津贴;
    (5)生活护理费;
    (6)丧葬补助金;
    (7)供养亲属抚恤金;
    (8)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9)康复性治疗费用;
    (10)工伤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费、食宿费等等;
    (1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12)劳动能力鉴定费;
    简单来说,工伤认定完成以后下一步一共是有两种情况。伤情稳定以后还是觉得受伤的部位的活动能力没有恢复如初,情况下有必要申请工伤鉴定,可是等到出院以后肢体活动能力未受到任何的影响,那就要正式开始计算自己的工伤事故当中造成的所有的损失了,公司不配合的还要采取下一步的维权行动。
    结语
    工伤认定完成后,根据伤情稳定程度,有两种情况需要处理。如果受伤部位的活动能力未恢复如初,应申请工伤鉴定,以获得工伤待遇和赔偿。若出院后肢体活动能力未受影响,需要正式计算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并采取维权行动,若公司不配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工伤医疗费、辅助器具配置费、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等。为确保权益,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了解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事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条 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1: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