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处理管辖权异议的方法 |
释义 | 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法院应认真审查并召集听证。对地域管辖异议,成立则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否则驳回。对裁定不服可上诉,否则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对级别管辖异议,受诉法院认为无管辖权,应告知当事人并移送;拒不移送可向上级法院反映,如属实则上级法院通知移送。若受诉法院拒不移送且作出判决,上级法院撤销并移送。 法律分析 受诉法院收到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后,应当认真进行书面审查,必要时需召集双方当事人听证。对当事人所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区别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当事人就地域管辖权提出异议。 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受诉法院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处理;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未提出上诉或者上诉被驳回的,受诉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对管辖权问题申诉的,不影响受诉法院对该案件的审理。 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权提出异议。级别管辖是上下级法院之间就一审案件审理方面的分工。受诉法院审查后认为确无管辖权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告知双方当事人,但不作裁定。受诉法院拒不移送,当事人向上级法院反映并就此提出异议的,如情况属实确有必要移送的,上级法院应当通知受诉法院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对受诉法院拒不移送且作出实体判决的,上级法院应当以程序违法为由撤销受诉法院的判决,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拓展延伸 管辖权异议的解决策略 管辖权异议的解决策略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出现管辖权异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及时与法院联系,明确争议的管辖权归属。其次,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双方可以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达成一致,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另外,如果协商无果,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或相关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请求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和裁决。最后,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解决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寻求司法审判。在处理管辖权异议时,当事人应咨询专业律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管辖权异议是民事诉讼中常见的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双方当事人应及时联系法院,明确管辖权归属。协商、调解可避免纠纷进一步升级。申请上级法院或行政机关审查裁决是另一选择。如仍无解决,可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规定,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管辖权异议的解决需要各方合作,以确保公正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二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管辖 第二节 地域管辖 第二十四条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