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果打架斗殴致人轻伤怎么处罚?
释义
    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处罚取决于伤害程度,一般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伤势更严重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如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区分轻伤和轻微伤的依据是伤势是否能自行修复。故意伤害罪可通过公诉或自诉方式起诉。伤害程度越重,刑罚越重。
    法律分析
    一、如果打架斗殴致人轻伤怎么处罚?
    致人轻伤一般会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一般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因打架斗殴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法律中另有规定的,需要依照规定去执行。
    二、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的主要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1、凡是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受伤当时或治疗过程中对生命均无危险,或治疗后只使劳动能力有轻度下降的,都属于轻伤;
    2、凡是损伤仅仅引起机体暂时和轻微的反应,基本不影响器官功能,一般均能自行修复的,就属于轻微伤害(表皮擦伤、剥脱、小范围的皮下血肿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
    轻伤害与轻微伤害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其能否自行修复。一般说来,轻微伤害不需要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便能使其复原,或者仅采取简单的医疗手段和护理就能使伤势很快痊愈。而轻伤害在通常情况下都必须进行专门的治疗,有时还需要特殊护理。否则伤势就有可能恶化、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三、故意伤害罪的诉讼方式是什么?
    1、公诉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对于故意伤害造成重伤以上的案件应当公诉。
    2、自诉
    自诉是公诉的对称,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通常这类案件被称为轻伤案。
    如果打架斗殴致人轻伤的一般会被认定为是故意伤害罪,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并且造成他人受伤的情况越严重,造成的后果越恶劣,那么当事人需要受到的处罚也就是有期徒刑的期限也就越高。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打架斗殴致人轻伤一般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伤情更为严重,造成重伤、残疾或死亡等后果,处罚将更加严厉。区分轻伤和轻微伤的主要依据是能否自行修复。故意伤害罪的诉讼方式有公诉和自诉两种。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和法律规定,当事人将面临不同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2 16: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