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间借贷需要承担以下风险: 1、借款人从事非法、犯罪活动的民间借贷,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仍提供贷款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涉嫌犯罪的也可以受到刑事制裁; 2、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 3、被欺诈、胁迫签订的私人贷款合同可以依法撤销,被欺诈的,胁迫一方应当及时行使撤销权,超过法定期限未行使的,撤销权应当消被胁迫的,欺诈一方应当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二条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或者其他资料。 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